> 资讯

海能达为2025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锦标赛提供专业通信设备

时间:

2025年8月4日,567名来自全国10个省份56支代表队的青少年无线电运动员齐聚崇礼翠云山,拉开了2025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的科技体育竞技大幕。本届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主办,赛程共4天,参赛1471人次。除现场对公众开放以外,还通过图片直播、短视频平台等方式面向社会公开观赛,并进行科普宣传。共计超106万的图片浏览量,视频播放量达105万次。

今年组委会进行重要改革,首次实施“统一制式、统一品牌”的赛事通信标准。学生与组委会所使用的全部设备,皆由海能达提供,全面保障赛事期间的通信公平与高效运行。

学生和组委会对讲机

这一改革不仅提升了竞赛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也展现了国产通信装备在科技素质教育中的广泛适应性与领先实力。海能达提供的专业对讲机,凭借稳定的通话质量、精准的信号传输与高强度的抗干扰性能,经受住了多场景、多任务、高频次使用的严格考验,为赛事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无线电通信项目作为融合科技知识与动手实践的体育项目,长期以来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爱和参与。本届锦标赛设置儿童至大学四个组别,六个科技竞技项目,涵盖对讲机通信、应急通信营地设立、应急救援物资调度、短波信号抓抄、莫尔斯电码收发报、无线电制作知识通信等多个维度,全面考察选手的通信素养、应急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

开赛首场的无线电制作知识通信竞赛便扣人心弦,焊锡丝在选手指尖融化,这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技术水平,更是对团队默契的巨大挑战。同组选手需分秒必争,在 40 分钟内完成收发信机的制作。

无线电制作

而在设备通过工艺评审后,紧张环节接踵而至。选手们需分头行动,一人发射信号,一人接收信号,在5分钟内完成知识通信。其中,儿童组通过语音传话,少年以上组则要运用摩尔斯电码 “听风辩位”。

对讲机通信--精准通信与默契的较量。电波穿梭,信号交织,这里没有实体战场,却有一场关于速度精准与默契的较量。从日常用语到救灾指令,从专业术语到英文代码,每一秒都是对专业素养的极致考验。电磁干扰,信号衰减,现实从不提供完美环境。但年轻的通信勇士们用精准的术语、沉稳的应答,在杂音中劈开一道清晰的通道。

对讲机通信

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是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顶级青少年科技体育赛事,它不仅是科学技术能力的比拼,更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练兵场”。应急通信营地设立--化身无线电救援先锋。在模拟重大自然灾害的紧急场景下,参赛选手们将化身无线电救援先锋,快速搭建短波通信系统,架设庇护所,传递关键灾情信息。营地内,各式各样的天线、收发设备被有序地安装和调试,无线电波在空中穿梭,构建起一条条生命线上的信息桥梁。

应急救援物资调度--模拟紧急情境。快,是生存的法则;准,是胜利的密码。他们需迅速且准确地利用无线电通信进行物资需求的报告、调度与确认。通过比赛,青少年们深刻体会到无线电通信在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意义。

短波信号抓抄--赛场变身电波丛林。14兆赫的频段内,隐藏着无数飘忽的信号,可能是模糊的语音,也可能是急促的电报,选手们如同猎人,仅凭一台短波接收设备和一副耳机,就要在杂音中锁定目标,飞速抄下每一个字母与数字。这不仅考验了选手们的无线电通信技能,更考验了他们的耐心、专注力和对短波通信原理的深入理解。电波不仅是信号,更是青少年们与未知的对话。

短波信号抓抄

作为深耕业余无线电普及的科技企业,海能达持续为青少年搭建成长平台。公司赛事负责人高翔表示:“我们深知公平竞赛环境对激发青少年潜能的重要性。提供性能优异且一致的国产设备,既保障了赛事公平,也是对中国科技自信的践行。海能达期待继续携手赛事,发掘未来通信人才,为行业创新注入活力。”

在信息洪流席卷全球的今天,无线电波犹如穿梭时空的无形桥梁,打破了地理的藩篱,让世界紧密交织。赛事期间裁委会还开展了QSL卡片交流等无线电通信文化传承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和专家与青少年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分别开设了主题为《业余无线电QSL卡片》、《跟M哥一起玩卫星通信》、《业余无线电与短波通信》的分享会。让青少年们在赛场下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感受无线电通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无线电通信活动和赛事,既是传统的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多年来,海能达始终致力于无线电活动的推广与普及。此次为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提供统一设备,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公平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也将推动我国无线电通信领域的青少年人才培养迈向新高度。


Copyright © 2024 封面快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内容相关Q:230098551